一、技术突破
1. 中科院发布全球首款类脑 AI 大模型 “瞬悉 1.0″(SpikingBrain1.0)
分析:这款大模型模仿人脑神经元的脉冲信号工作,就像给电脑装了一个 “仿生大脑”。相比传统 AI,它耗电减少 80%,处理速度最快能提升 100 倍。比如在医院,它能快速分析 CT 影像找出病变,在自动驾驶中瞬间判断路况避开危险。这种低功耗、高速度的特性,让 AI 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。
2. 英伟达推出 Rubin CPX GPU
分析:英伟达这款 GPU 专为处理超长文本或视频设计,能同时处理上百万个单词或画面片段,生成视频和分析代码的速度比之前快 40%。比如制作一部特效电影,用它渲染场景的时间能大幅缩短,程序员写代码时也能更快得到智能提示。预计 2026 年底量产,将推动 AI 在创意和编程领域的爆发。
3. 蚂蚁集团开源 AI 安全数据集 Open MMSec
分析:蚂蚁集团开放了 10 万多个伪造视频、音频等对抗样本,帮助企业训练 AI 识别金融诈骗。比如银行用这个数据集训练模型后,识别伪造转账视频的准确率从 90% 提升到 98.6%,几乎能一眼看穿骗子的把戏。百度、腾讯等 20 多家公司已用它来加固自家的 AI 安全系统。
二、企业动态
4. 美团 C 端 AI 智能体封楼测试完成
分析:美团的 AI 机器人在封闭环境中测试,能准确理解复杂外卖订单(如 “雨天送热饮到 3 楼但不要按门铃”),准确率超 92%。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,响应速度比人工快 3 倍,每年能帮美团省下 2 亿元运营成本。未来 10 个城市的用户将率先体验到更智能的外卖服务。
5. 腾讯发布全场景 AI 编程工具矩阵 Code Buddy
分析:腾讯的 Code Buddy 就像程序员的 “超级助手”,能在 Visual Studio 等开发工具里直接生成代码,效率提升 40%。国内开发者可用它调用 DeepSeek 等国产模型,国际用户也能接入 GPT、Gemini。比如写一个微信小程序后端,它能自动生成代码框架和测试用例,让开发时间减半。
6. 甲骨文 AI 业务推动股价暴涨 27%
分析:甲骨文与 OpenAI 合作,为微软、Adobe 等 200 多家企业提供 Exadata AI 云平台,其云业务收入中 38% 来自 AI 服务。比如微软用它分析用户数据优化 Office 功能,Adobe 用它加速 Photoshop 的 AI 抠图算法。这波 AI 红利让甲骨文股价飙升,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黑马。
三、产品应用
7. 苹果 A19 芯片强化本地 AI 能力
分析:iPhone 17 系列的 A19 芯片能在手机本地运行 100 亿参数的大模型,比如离线翻译、语音助手等功能无需联网就能快速响应,速度比前代快 3 倍。AirPods Pro 3 支持实时翻译,出国旅行时戴上耳机就能听懂外语对话。这种本地化 AI 让用户隐私更安全,体验更流畅。
8. 云迹科技机器人集群落地服贸会
分析: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在服贸会承担送物、清洁等任务,每天处理 186 亿次指令,80% 的需求通过语音交互完成。比如记者说 “我要一杯咖啡”,机器人会自动导航到咖啡厅取餐并送达。其 UP+HDOS 系统覆盖全国 99% 的地级市,未来可能成为大型活动的 “标配服务员”。
四、资本与政策
9. 国家发改委发布能源 AI 新政
分析:国家要求 2027 年前建成 30 个能源 AI 示范工程,比如用 AI 预测电力需求,误差率要低于 2%,预计到 2030 年节省 1.2 万亿元能源成本。比如发电厂用 AI 优化燃煤效率,电网用 AI 预判设备故障,这些技术将推动能源行业向智能化、低碳化转型。
10. 爱诗科技获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
分析:阿里巴巴领投的爱诗科技,专注于 AI 生成 4K 短片,10 分钟就能制作一部,用户超 500 万。比如企业用它快速生成产品宣传视频,自媒体用它批量生产短视频内容。这笔融资将加速其技术迭代,未来可能颠覆传统影视制作行业。
11. 寒武纪获 49.8 亿元融资开发大模型芯片
分析:寒武纪的思元 6B 芯片算力达 128TOPS,能高效支持大模型推理,比如在智能音箱中实时处理语音指令。这笔资金将用于打造更强大的芯片平台,帮助国内企业摆脱对国外 AI 芯片的依赖,加速 AI 应用落地。
五、行业活动
12. 外滩大会 AI 科创赛冠军揭晓
分析:数丹医疗的 AI 诊断系统以 92.6% 的准确率夺冠,能快速分析病理切片判断癌症类型。蚂蚁集团开源了 Open MMSec 安全数据集,并启动 “燧石人才计划” 培养 AI 安全专家。这些举措推动医疗 AI 和网络安全技术的普及,让更多企业受益于 AI 创新。